About Us Contact Us

【人物专访】Joanne Goh:“光与影,我与电影”

在娱乐事业打滚20余年,Joanne Goh办过的大型演唱会有百余场,横跨亚欧两地。直到遇见恩师闻天祥,似乎找到全新方向—电影,也促使她成立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暨金环奖》。“演唱会就如烟火,闪过即逝。电影不同,它能重启历史,也可造就未来,启发世人。人死留名,即使在未来,我也希望‘Joanne Goh’能成为本地电影先锋的代名词。”

在接触电影前,她有一段精彩的故事。

叫我“K-pop Mom”

2000年,Joanne经友人介绍下,开启了她的娱乐版图,接下来的日子里,只要是海外艺人所举办的签唱会或演唱会,大部分都经由Joanne之手举办。她的人生首场签唱会就是负责王力宏的签唱会。她找了找照片,里头的王力宏仍是长发披肩,而她稚气的脸庞,藏着一团熊熊烈火。此外,当年负责Twins、SHE等艺人的演唱会案子,不夸张,每场演唱会都超过两万人,可是破了马来西亚的记录!

韩风来袭之时,对于市场有着敏锐嗅觉的她,开始聚焦于韩国歌手,为他们打开海外宣传的大门,以致有了“K-pop Mom”的称号。2013年,她“胆粗粗”带着韩国团体VIXX前往美国展开一系列的宣传活动。在美国没有门路、没有人脉,一切只能见机行事,但只要遵守美国的法律与条规,基本上都没太大的问题。至2017年,她一直活跃于欧美市场,甚至把香港天王郭富城带到英国展开巡演。于是,Joanne的娱乐版图从华语市场扩展到韩国,再进军欧美市场。

走一条没人走过的路

念传播系的几年间,老前辈似乎一直将“马来西亚的电影很难做”挂在嘴边,难道是没有好剧本或好电影?还是观众不买单?抑或是政府不支持?种种“不明原因下”,本地电影圈一直没起色。Joanne在娱乐圈近乎有呼风唤雨的地位,但为什么会投入“没什么起色”的马来西亚电影圈?“挑战自己。”她说。这句话从她嘴里说出是铿锵有力,没有丝毫犹豫。

Joanne自小憧憬于台湾金马奖,“当时见到闻天祥(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执行长),他对马来西亚没有电影节感到惋惜,他最后补上一句:‘既然有能力举办那么多场演唱会,那么一个电影展应该难不倒你吧?’,冲着这一句话,我就决心成立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及金环奖》,前提是,希望闻天祥可以担任顾问一职,对方二话不说便答应了。2017年,闻天祥老师邀请我出席金马奖,亲临现场观摩。”

在Joanne的电影路上还有另一位伯乐,既是釜山电影节创办人金东虎。“同年的10月,我们开始几经辗转之下,认识了金东虎先生,并向他提出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的概念及计划书,并在两个月后收到他的回复,他表示支持,并答应出任影展荣誉会长。”

两位电影前辈,一份计划书,等着她的,就是一条全新道路。

“越是质疑或低估我的人,我越要做给他们看。”

监制人生

2017年,第一届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暨金环奖》正式在这片土地上拉开序幕,也为本地电影亮起一盏明灯。同一年,Joanne也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工作室Jazzy Picture,担起“监制”一职。

“监制的工作是什么?就是所谓的‘包山包海’。在电影未成型前,监制首要任务就是选剧本,接着就要同步找导演及投资商,再来是演员、剧组、场地等。千辛万苦完成电影之后,开始宣传,确保电影票房,也好和投资商有个交代。”只是一个工作大纲,就已经占了录音档的三分钟,加上想到的,或想不到的琐事,监制无疑就是电影人的保姆。

要知道,本地电影观众的口味,与国外的观众仍有很大的区别。身为监制又如何在票房和“非主流”电影间取得平衡?“我本人更看重电影内容与内涵。编剧犹如心脏,赋予电影生命;导演赋予灵魂,进而造就电影本身的价值就在于‘实践’,透过故事、画面、特效、导演调度等技术,将一切视觉化,满足我们的视觉与听觉的感官享受,甚至心灵层面,你有试过在电影找到自我吗?我有试过。”回到原点,这一切都需建立在电影故事与内涵上。

票房,就是交给投资者的成绩单,是赚是亏取决于宣传功课及本地观众。“最无奈就是票房不佳,不仅是数字呈现,亦等同于观众不买单。得不到观众的赏识,再好的电影也就少了它的意义。欣慰的是,近年来电影票房似乎有上升的趋势,证明观众对于电影的要求也有相同走势。”她希望藉由影展,为本地观众提供良好的电影文化之际,培养新一代可以接受多元类型的观众。

在电影面前,人人皆平等

当香港导演许鞍华获颁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“终身成就奖”,铺天盖地的新闻一涌而来,而标题用词上,“首位女性导演”便成为关键词。近年来,女性走进电影领域,担起导演、监制、摄影师、编剧等岗位,也成为一股清流,不断打破艺术与社会眼界的界限,灌溉电影的世界。

Joanne 身兼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暨金环奖》主席 ,以及一名女性电影监制。“我是女性主义者,我支持性别平等。在我眼里,大家既是平等,自然不会有特别待遇。女性的特质在于精打细算、思路清晰,也比较细心,在电影产业中多半偏向监制等职位。”身为本地电影圈的关键人物之一,她会继续教育并坚守“平等”的界限,毕竟电影面前,人人皆平等。

“梦想,既是从‘想’开始,有了想法,就需要透过实际行动将想法实践。”

人生当筹码

从“电影纯属娱乐”到“电影成为生命”,Joanne对电影的看法不断转变,使命感也日益强烈。殊不知,她最常听到的却是否定的声音。“身边的人都会说‘电影不赚钱’,但越是质疑或低估我的人,我越要做给他们看。”就是这般的“反骨精神”,成为Joanne成功的关键。

无人能知未来事。对于无法掌握的事,人们都会心生恐惧。“赌一把吧!我们没办法看穿未来是否能成功,但我深知,若我此时此刻没付出实际行动,肯定不会成功。梦想,既是从‘想’开始,有了想法,就需要透过实际行动将想法实践。有理想、有方向,加上热情与态度,没有事情事办不到的。当然,我非常感谢跟随我多年的员工,没有他们的支援,就没有今天的我。”

“20年前,我也没想到此时的我会身处何处,成为过来人,才能说的如此轻松自如。但下一个20年会发生什么事?下个一Joanne又会是什么样子?我也拭目以待。”

《Fast Forward with Joanne Goh》
作者:Joanne Goh

从演唱会、广告,延伸至电影节,甚至电影制作,Joanne 吴佩玲将她的23年的事迹化为文字,透过“快转”的方式,分享并鼓励新一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