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晒冷知识大揭秘!这些细节你没注意,难怪还在被晒黑?
你以为阴天、室内就可以不涂防晒?紫外线比你想象中更’狡猾’!这些防晒误区,你中了几个?

你知道吗?涂防晒霜并不等于 100% 防护,紫外线的“攻击力”比你想象中更强!以下这些防晒冷知识,可能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防晒方式——看看你有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细节吧!
SPF 50 不是 50 倍防晒,而是……

SPF 指的是延缓晒伤的时间,而不是倍数
SPF(防晒系数)其实是指皮肤在有防晒的情况下,比裸露状态下延缓晒伤的倍数。例如,如果你原本 10 分钟就会晒红,那 SPF 50 理论上可以让你撑 50 倍的时间(约 500 分钟)。但汗水、摩擦、出油都会影响效果,所以仍然需要每 2-3 小时补涂一次!
防晒也要“卸妆”,否则皮肤容易闷痘?

防晒霜含有抗水成分,清水洗不掉
很多防晒产品都会添加防水、耐汗的成分,光用洗面奶可能无法彻底清除。如果长期没有清洁干净,可能会堵塞毛孔、导致粉刺或闭口。因此,使用带防水性的防晒霜后,建议用卸妆产品彻底清洁肌肤,让皮肤真正“呼吸”!
防晒不是“涂好就行”,涂量不够=白涂!

成人脸部防晒用量 ≈ 1 个硬币大小
许多人涂防晒霜时只是“薄薄一层”,但如果用量不足,SPF 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!一般建议的用量是:脸部:约 1 个硬币大小(约 1.5g)全身:约 1 个高尔夫球的量(约 30g)用量不够 = 防晒值大打折扣,所以记得涂足够的量才能有效防护!
防晒喷雾不能直接喷脸!

正确方式:喷在手上再涂匀
许多人喜欢用防晒喷雾,觉得轻薄不黏腻。但如果直接喷在脸上,可能会吸入喷雾中的化学成分,对呼吸道不太友好。此外,喷雾的覆盖率不均匀,很容易防晒不到位。正确的做法是:先喷在手掌上,再涂抹到脸上!
戴帽子、撑伞 ≠ 不用涂防晒?

UVA 穿透力极强,伞和帽子挡不住!
虽然戴帽子或撑伞能部分遮挡阳光,但UVA(导致肌肤老化的紫外线)依然可以穿透伞布、衣物,甚至从地面反射到脸上!尤其是海边、雪地或水面,紫外线的反射力更强。所以,不管有没有遮阳物,防晒霜都不能省!
SPF 100 和 SPF 50 差别不大?

SPF 50 已经能阻挡 98% 的 UVB,SPF 100 只是多 1%!
SPF 30 可阻挡约 97% 的 UVB,SPF 50 约 98%,而 SPF 100 约 99%。但 SPF 越高,防晒霜通常越厚重,甚至可能增加皮肤的负担。所以,SPF 30-50 其实已经足够日常使用,关键是要足量涂抹和定期补涂!
化学防晒需要提前 15–30 分钟涂,物理防晒可以直接出门?

化学防晒需要时间吸收,物理防晒即时生效!
化学防晒是透过皮肤吸收紫外线再转换能量,因此需要提前 15-30 分钟涂抹。而物理防晒(如二氧化钛、氧化锌)是反射紫外线,涂上后立即生效,适合懒人或赶时间时使用!
防晒不是防止出油,反而可能让皮肤更油?

选择适合肤质的防晒,油皮建议选清爽型!
许多防晒霜含有保湿或滋润成分,如果选择不对,油皮可能会感觉闷闷的,甚至加速出油。因此,油性肌肤建议选择“清爽控油”或“啫喱质地”的防晒,避免厚重感。
防晒产品推荐:
TAKAMI Soothing UV Protection SPF50 PA++++采用专利技术,提供广谱防护,质地轻盈,无白膜,适合敏感肌。

KANEBO Veil of Day 含约 75% 水相成分,形成滋润水膜,防止干燥,抵御紫外线侵害。

Sekkisei Clear Wellness UV Sunscreen Essence Gel 适合日常使用的防晒凝露,质地清爽,提供有效的紫外线防护。

éPure 3–in–1 Sunscreen 集防晒、提亮肤色、保湿于一体,无色哑光质地,深受用户喜爱。

Mistine 6th Generation “Little Yellow Hat” Sunscreen 全新升级,适用于不同场景,提供全面防护,质地轻盈不黏腻。

未经《SISTERS姊妹》&《Next Trend》授权,禁止转载!